“小小核桃是個寶,補血潤肺又健腦”,相信不少人生活中或多或少的聽到過類似的俗語,核桃補腦的印象也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甚至成為了某些品牌廣告語中特別愛用耳朵說辭。但是大家有沒有好奇過“核桃是不是真的補腦”。
首先,核桃確實是一種有益身體健康的堅果,這和核桃中富含的營養(yǎng)物質有關。核桃中富含ω-3脂肪酸、
抗氧化劑 、多酚 、葉酸 、維生素E 等成分,這些營養(yǎng)物質有的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好處,有的則可以調理腸胃健康,當然也有的有益于大腦健康。
換言之適當食用核桃也確實能夠起到健腦補腦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本身也是有限的,主要集中在抗氧化層面。簡單的說,大腦組織對氧化損傷十分敏感,攝入充足的抗氧化物質能夠修復這些損傷,從而提高大腦的活躍程度,比較直接的體現(xiàn)便是記憶力與專注力。但與醋同食,腦細胞本身也是高度分化細胞,不可分裂,因此當?shù)竭_一定程度的時候,腦細胞變化進入一個不斷地死亡且永不復生和增殖的過程,這種時候補充多少營養(yǎng)物質也無濟于事了。因此僅從補腦的角度來說,核桃或許只對部分群體,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有好處。
但是比起健腦本身,核桃的另一個作用卻十分特別——緩解壓力。
最近,南澳大利亞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核桃可以有效的影響人體道微生物群向著利好發(fā)展,而腸道益生又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因此適當食用堅果能夠有效的緩節(jié)精神壓力。
不過牽涉到腸胃健康,另一個關鍵點就很難不被提及——食品安全。一直以來堅果都是食品安全的重災區(qū)之一,核桃身處堅果這個大家族,自然也不例外。而為了確保這類產品的安全,我國出臺了眾多標準,例如GB16326-1996《堅果食品衛(wèi)生標準》,檢測項目更囊括了農殘檢測、水分檢測、營養(yǎng)成分檢測、黃曲霉素檢測、甜蜜素檢測、二氧化硫檢測、致病菌類檢測等多個類別。當然其中也針對檢測方法進行了明確說明。
以二氧化硫為例。二氧化硫對堅果類食物有漂白作用,同時也具備一定的防腐、抗氧化作用,一般以焦亞硫酸鉀、焦亞硫酸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低亞硫酸鈉等亞硫酸鹽的形式添加于食品中,屬于允許被少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也正因如此,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殘留量決定了食品的安全性。根據(jù)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給出的規(guī)定,堅果類食品中二氧化硫大使用量或殘留量,每千克樣品中需少于50毫克。而在以往的市場抽檢中,超標現(xiàn)象雖然不算多,但也時有發(fā)生。
而針對二氧化硫的檢測,一般采用比色法,可以借助全自動間斷化學分析儀完成。檢測時,儀器會將待測樣品及相應的反應試劑按照一定的比例自動加入比色皿中。待反應完全進行,根據(jù)待測物濃度與生成物顏色深淺,經儀器比色計檢測生成物吸光強度,通過標準曲線,自動計算樣品中二氧化硫含量
除了二氧化硫之外,黃曲霉毒素也是堅果中經常提到的一種有害物質。黃曲霉毒素可能引起許多慢性疾病,并且本身具備致癌性。一般針對這種物質的檢測,需要借助薄層色譜。
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買核桃認準正規(guī)渠道或許是更為有效的一種保障食品安全的手段。
我要評論